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团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共和国故事汇—我与祖国共成长】聆听长辈心声,共话祖国发展

来源: 发布人: 更新时间:2019-09-19 浏览

(通讯员:宋梦瑶 学生通讯员:李煜 2019715日,为学习老一辈砥砺奋进的拼搏精神,重温老一辈伟大而艰辛的创业史,文华学院17级软件工程学生李煜对居住于武汉市青山区的父母进行了采访。

父母那一辈人作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在当时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他(她)们为共和国的成长奉献了他们的大半生,至今仍然奋斗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他们的力量,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下一代。因此他(她)们对于祖国近几十年的变化感受最为直观、最为真切。

采访伊始,李父李母就被问及,作为与祖国共成长的一代人,祖国这几十年来的变化给他(她)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映像。

李父李母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向采访者讲述了对于共和国这几十年来巨大改变的真切感受。

作为女性,李母最先谈及的便是当时人们的着装。作为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农民子女,对于当时人们务工务农的服装可是见的多了。从70年代“远看一大堆,近看蓝绿灰。”到80年代的蝙蝠衫,棒针衫,滑雪衫、喇叭裤再到90年代讲究时尚突出个性的着装。这巨大的改变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

接下来李父又谈到了当时人们饮食。他们小时候没有现在那么丰富的食物去选择,他们小时候都是凭粮票去换粮食,一家人一个月就靠那么点粮食过生活。现在的饮食不仅种类更多了,而且还出现了更多的购买方式,外卖、快递等等都让现在的人们有更多的方式去选购食物。除此之外,饮食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讲究吃的饱,能填饱肚子就够了,现在讲究吃得好、吃的健康。

    除此之外,他们还谈到了他们小时候的居住条件。当时大都是红砖矮房,也有几层的红砖小楼房。当然最熟悉的还是那种几家人挨在一起的小红砖房子,一到晚上吃饭就端着饭碗拿着小板凳坐到家门口,左邻右舍都聚在一起吃着饭跨着天,聊聊家常,关系融洽多了。

当然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便是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的一片红色小楼。这片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红房子是作为武汉钢铁公司的居住生活区,历经六十多年风风雨雨的红房子在前几年也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面临拆迁,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最后,他们向采访者谈及了对于现在出行便捷对的惊叹,在他们小时候,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还是以自行车为主。在当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汽车虽然有,但大多是为单位生产生活服务的。当然,作为居住在长江边的武汉人,轮渡可谓是连通武汉三镇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据采访者查询,武汉轮渡鼎盛时期一度拥有客运航线18条、渡船48艘、年客运量1.4亿人次。老一辈的人们多半都还记得在码头排长队等候坐船过江的感觉,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老轮渡人说,越是到年节,轮渡人越是忙得不可开交。

    改革开放后,公交线路的开通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新的选择,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现在的交通工具真是让人惊叹,出门几百米就有公交车,扫个二维码骑上共享单车就走,甚至还可以开共享汽车,地铁更是加快了城市交通血液的流淌……公共交通的日益发展正在改变着百姓的生活方式,为百姓生活增添了幸福感。

他们认为这些都是改革开放这项伟大政策带给百姓的。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衣食住行上的变化,也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剧增以及随之而来的踏入中等收入门槛。改革开放带给人们最大的变化就是人们更加的自由,可以释放出更大的创造潜力,这才使得中国在短短的的四十多年里发生如此大的巨变。

在采访结束之际,他们向采访者表达了对新时代青年人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祝愿大家学业有成,为祖国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